游戏成瘾也是病:高发于儿童青少年群体
日期:08-04 来源:未知(原标题:游戏成瘾也是病 高发于儿童青少年群体 咋预防?)
“现在,青少年游戏成瘾问题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其在我国的发生率也在逐渐增加。”7月23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指出,造成我国青少年游戏成瘾的原因主要是“电子游戏可及性比较高,就是说孩子很容易接触到;另外,一些青少年花在课外活动、体育活动、人际交往方面的时间在减少;此外,家长、老师和孩子的沟通交流方式不够完善,也会让孩子想去游戏中寻求自我”。
今年5月,世界卫生大会把游戏障碍纳入《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游戏障碍作为新增疾病,纳入“成瘾行为所致障碍”疾病单元中。
根据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日前发布的关于游戏障碍防治的专家共识指出,游戏障碍高发于儿童青少年群体,从娱乐性游戏行为发展成游戏障碍有一个过程,针对高发人群进行预防性干预,可以显著减少游戏障碍发病率及疾病负担。
预防青少年游戏障碍,家长身教胜于言行
陆林指出,预防青少年游戏成瘾要从家长做起,家长应尊重孩子兴趣爱好的多元性;另外,建议家长不在青少年面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玩游戏,因为青少年一般都会模仿;此外,很多青少年可能在学习、人际交往和学校生活方面遇到一些烦恼和困难,老师、家长要正确地帮助和引导他们,而不是一味地苛责,不然容易使孩子走向游戏,沉迷于电子产品。
如何鉴别孩子是否出现了游戏障碍?陆林指出,如果孩子经常反复玩游戏,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没有其他兴趣爱好或者兴趣爱好变少;为了玩游戏会做一些不符合孩子年龄的事,比如向别人借钱甚至做一些违法的事……这样的症状或行为表现持续半年以上,就需要特别注意了。
陆林表示,接近一半沉迷于游戏的孩子同时有其他精神或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可能这些精神心理问题会加重孩子沉迷于游戏、使用电子产品。“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孩子有注意力缺陷,俗话叫‘多动症’,这些孩子由于在学习上或者人际交往上有一些困扰,就愿意沉迷于游戏或者电子产品。如果孩子是这种情况,要及时让专业人员帮助,把他的这些问题纠正了,孩子对游戏的沉迷也会减轻”。
最后,陆林补充说,沉迷游戏会影响孩子的饮食、睡眠、运动等行为,进一步影响孩子的生理发育和大脑发育,其不良影响应该引起重视。希望全社会共同宣传倡导,减少青少年对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减少青少年游戏障碍和心理问题的发生,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培养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守门人”
关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杨甫德指出,无论是学校、家长、幼儿园、单位,都应该有青少年心理健康“守门人”,能够及时观察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日前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中小学生健康促进行动要求到2022年和2030年,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中小学比例分别达到80%以上和90%以上。此外,政府应该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储量,鼓励研发传播集知识性、教育性、原创性、技能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优秀网络游戏作品,探索符合国情的适龄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间。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陈雪峰表示,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应该怎么去发现,责任主要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系统已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做了大量的工作,有比较好的基础;在家庭层面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用更专业的措施,让家长拥有对孩子心理健康关注保护的知识和技能。
除了游戏障碍,青少年的其他心理问题该如何发现呢?陆林补充说,如果某个青少年情绪、行为突然发生了变化,就有可能有问题。“比如这个孩子原来学习成绩很好,突然变得很差了,或者这个孩子原来和父母朋友交往很正常,突然不交往、不说话了,依据这个标准,我们怀疑可能出了问题,这是外在观察的角度”。
从生理角度来说,陆林指出,如果孩子原来吃饭很好,最近突然变得不爱吃饭了,或者变得吃得特别多,可能预示着出现了问题。这需要家长、老师进一步了解沟通,把常见的、简单的小问题解决掉。如果稍微复杂一点,就需要找专业的医生或者心理治疗师。
此外,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是否能适应所在的环境,如果青少年对学校环境不适应,或者对夏令营的环境不适应,可能预示着青少年有问题。陆林说:“是不是真的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了解。从青少年的情绪、行为上观察孩子的变化是简单科学的识别办法。”
上一篇:学者建议降低法定婚龄 男/女性分别降至20/18周岁
下一篇:韩媒揭秘韩国整容业乱象,中介抽50%佣金,完全坑你没商量!
本站所有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企业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也不承担您因此而发生或交易致使的任何损害。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线下交易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