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豹被放归赖着不走”引热议 当地林草局回应

日期:12-08 来源:未知

 12月6日,一只“半岁雪豹被放归赖着不走”的视频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媒体报道称,12月4日,拉萨市林周县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将一只半岁大的雪豹放归大自然,小雪豹一路跟随饲养员,不停跳起、扑向饲养员的腿。饲养员只好两手抱起雪豹,向山上走去并放归。视频发出后,有网友质疑,半岁大的雪豹恐怕无法在野外生存。

 
  对此,当地林草局工作人员表示,小雪豹在监控范围内,现在只是锻炼其野外生存能力。另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从目前三天的观察来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也有专家认为,从自然界救助雪豹要慎重。如果已经救助,减少人为饲养、在可能独立生存的情况下尽可能放归自然是最好的。
 
  小雪豹在救助地被放归
 
  当地林草局:其在监控范围内
 
  据媒体报道,这只雪豹刚出生便与母亲走散,被当地牧民发现后送到乡政府,乡政府随后联系了林周县公益性野生动物保护员旦增塔杰,送到他家中寄养。“最开始比小猫还小,喂了4个月,现在有四五十斤了。”旦增塔杰介绍说,“小雪豹如果家养更久,生存能力反而更不行。”
 
  12月6日下午,拉萨市林草局野生动物保护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2月4日林周县确实放归了一只6个月大的雪豹。工作人员称,放归小雪豹的决定经过了充分考虑,放归地也在监控范围之内,“大家可以放心”。“小雪豹依然在我们的监控范围内,现在只是锻炼它的野外生存能力,如果发现它不适合野外生存,我们会把它送到拉萨市野生动物救护站。”
 
  对于“雪豹赖着不走”的情况,工作人员解释,小雪豹一直和饲养员生活,可能产生了一定感情。“这个标题可能引起了一些争议,我们尽量让雪豹回归野外生活。”
 
  12月7日上午,林周县林草局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小雪豹的放归地就是它当时的救助地,该地有护林员、管护员日常巡视。从小雪豹放归起,管护员一直对它进行观察。“从目前三天的观察来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专家分析
 
  从自然界救助雪豹要慎重
 
  如已救助尽可能放归是最好的
 
  B站动物科普博主、《世界野生猫科动物》译者“动物志-剑齿猫”(以下简称剑齿猫)介绍,低龄雪豹放归野外至少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它已经长出恒犬齿,二是具备了野外捕猎技能。
 
  剑齿猫表示,目前还缺乏雪豹长出恒犬齿确切时间的观测记录,“从体型相近的美洲狮推断,大概在8个月。”而据已有的野外观测,雪豹幼崽在10周左右断奶,2-4个月大时跟随母亲外出捕猎,在6-8个月大时才学习捕猎。“雪豹会捕食岩羊等比自己体型更大的动物,需要跟母亲学习锁喉、咬断颈椎等技巧,不是靠蛮力。”
 
  现在学界一般认为,雪豹在18月龄的时候可以独立生活,但仍在母亲的领地范围内活动。“这一过程在生态学上叫做扩散,它会尝试着建立自己的新领地,也就是说18个月后还有一个缓冲期。”
 
  剑齿猫介绍,除了网友关心的“这只小雪豹能不能在野外生存”,还应对“适不适宜放归”持谨慎态度。他表示,这只小雪豹在两个月左右开始和人类生活,因为一直是人类喂食,小雪豹容易将获取食物和人类联系起来,比如“肚子一饿首先想到向人类讨食,接触家畜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容易发展成为捕食家畜的惯犯”。剑齿猫对当地林草局“持续监控小雪豹活动”的做法表示认可。
 
  “最好的救助、放归方法,是人类提供一个接近野生的环境,提供食物,但又不直接接触幼崽,让它自己去摸索捕猎的方法。”剑齿猫建议。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迁徙物种工作组负责人徐艳君认为,从自然界救助雪豹要慎重。有的报道称,发现雪豹幼崽,就捡回来“救助”,事实上这种方式未必妥当,因为可能母豹出去捕猎未归,回来发现幼崽被带走会很着急。如果已经救助,减少人为饲养、在可能独立生存的情况下尽可能放归自然是最好的。
 
  “总原则是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生物进化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在这个原则下,野保志愿者所遵循的第一原则就是,不人为干涉就是最好的保护。”徐艳君说。
 
  记者注意到,国家林草局发布的《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管理办法》已于2018年1月1日施行。其中第十条规定: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对体况良好、无需再采取治疗措施或者经治疗后体况恢复、具备野外生存能力的野生动物,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选择适合该野生动物生存的野外环境放至野外。


上一篇:今天北京昼夜温差达12℃早晚冷意十足 明后天冷空气又来报到
下一篇:厅官敛财上亿 警惕“政绩工程”的一鸡双吃

本站所有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企业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也不承担您因此而发生或交易致使的任何损害。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线下交易需谨慎!